460_81px;
健康养生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健康养生>健康养生
习俗里的端午养生
来源(百家号) 作者(人民资讯) 阅读()

“玉粽袭香千舸竞,艾叶黄酒可驱邪。”炎热的夏至节气刚过,今天又迎来了粽子飘香的时节——端午节。端午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也是我国首个跻身世界非遗的节日。端午节少不了吃粽子、挂艾叶、饮雄黄酒等传统习俗,满满的仪式感里蕴含了许多养生之道。今天将带大家一起了解端午节的健康知识。

【说传统】

古代端午最早是健康节

中国的很多节日与节气之间存在对应关系,“端午”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端午之后,阳光雨水充足,这样的气候有益于农作物生长,同时蚊蝇也开始滋生,疫病流行。过去科技水平不发达,人们在认识到这一现象后,为了提示这一关键时日,就要举行一定的仪式,经过千百年的演变,逐渐形成了今天富有文化内涵的端午节。

沐兰汤、挂菖蒲、缠丝带、喝雄黄酒……这些古老的端午习俗,最早都是古人用来驱除疫病、维护健康的,所以端午节亦被学者称为中国最早的“健康防疫日”。民俗学者高巍指出,“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,或者健康防疫日,是人民群众与疾病、毒虫做斗争的节日”。

自先秦时起,人们就认为五月是毒月,五日是恶日。端午来临之时正值仲夏,气温较高,各种蚊虫出没活跃,容易传播疾病。有民谚道:“端午节,天气热,五毒醒,不安宁。”

为了防止蛇虫出没家中,古人会挂菖蒲、插艾草,并用这些药草沐浴,其中所产生的奇特芳香,可提神通窍,也能驱虫和净化空气。此外,人们还会在这一天对庭院进行大扫除,以杀菌防病。

佩戴香囊,也是古人自创的“健康小妙招”。人们在香囊内装入气味浓重的桂枝、花椒、辛夷、丁香等中草药,有一定的祛病健身之效。此外,民间流行给儿童手上拴五色线,据说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。汉代应劭《风俗通》中就有“五月五日以彩丝系臂,辟鬼及兵,令人不病瘟”的说法。

古人还认为,雄黄的药效和气味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。有古诗云:“唯有儿时不可忘,持艾簪蒲额头王。”就是说孩子们拿了艾叶,戴上菖蒲,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“王”字,以辟邪防疫。

此外,在端午节古人还会上山采药、吃五毒饼、贴钟馗像等,其用意大抵都是为了驱邪袪灾,卫生预防与保健强魄。这些特定习俗,是古人对时节的深刻观察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,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利用自然资源来主动防疫的智慧。

【谈养生】

这些端午民俗有讲究

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,许多原本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、疫病,已经被人类征服,由气候变化造成的疾病也渐渐减少。然而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,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。健康管理学教授孟祥贵说:“在促进全民健康的时代,端午节这个和健康相关的传统节日其实很有意义,尽管其中的一些习俗不符合现代健康常识,但它的理念很值得借鉴,我们需要一个特殊的节日,提醒我们健康的重要性,同时,还应该建立一些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新民俗,提高健康意识,普及健康知识。”

吃糯米粽子 养胃清火

虽然南北方在粽子的甜咸口味上又站在了“对立阵营”,但毋庸置疑的是,端午节必须要吃粽子,这背后有什么养生道理吗?事实上,端午节又称为“端阳节”,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,天气往往潮热难耐,人们食欲不佳,如果再加上学习、工作“压力山大”,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,还容易烦躁抑郁、心悸胸闷,这时吃些粽子,不光可以健脾养胃,还能清浮火气。

中医学认为糯米味甘性平,有益气健脾、开胃消食的作用。就粽子的配料而言,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。如小枣、赤小豆、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、利尿排毒的功效。粽子能于清淡中平补,在平补中清化,的确是一个适时的食补、食疗的妙法,也必然成为端午节前后的最佳养生食品。

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也很有讲究,北方大都用芦苇叶,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,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、除烦止渴;竹叶可以清热除烦、利尿排毒;荷叶能清热利湿、和胃宁神。

当然,食用粽子时也应有所节制,进食过多反而会不利于消化,阻碍脾胃的升降之性,导致便秘、腹胀等症状。

悬挂艾草 抵抗疾病

民谚有云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端午时节,采集艾叶、菖蒲挂在门楣与窗户上的风俗,是取其避邪的寓意。其实,艾叶和健康也有密切的联系。早在古代,艾草就是重要的药用植物,拥有特殊气味,驱虫的效果很好。艾草性味苦、辛、温,入脾、肝、肾,全草入药,有温经、去湿、散寒、止血、消炎、平喘、止咳、安胎、抗过敏、芳香通窍等作用。中医常以艾叶或艾条来做针灸或草熏,可通暢全身的气血,提高免疫力,祛风除湿,活血化瘀。另外,用干的艾草泡手泡脚,可以祛湿驱寒。

过敏体质人群要小心“跟风”,别因挂艾草引起哮喘等过敏性疾病。专家表示,有过敏性鼻炎、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,不适合在房间内熏艾叶,否则可能加重病情。另外,若蚊蝇数量不多,不一定要插艾草,采取紧闭室内门窗或开纱窗通风等措施也可起到防蚊蝇、除病菌的效果。

食咸鸭蛋 滋阴清肺

端午节亦是咸鸭蛋热卖的节日,在不少人的记忆里,小时候端午气氛浓厚,一大早闻着粽香起床,而在煮粽子的锅里,也会一起煮上咸鸭蛋、鸡蛋,伴着粽叶的香味,这些蛋仿佛也增加了别样的香气。端午节为啥要吃蛋呢?其实这也是顺应节气的饮食。在中医里,鸡蛋黄是一味滋阴的药物,拥有清热解毒的作用,而鸭蛋本性偏凉,味入心,拥有滋阴清肺的作用,在阳气旺盛的时节,可以帮助祛除体内的湿热。

咸鸭蛋是腌制品,相对于白水煮蛋,存储时间更久,在不容易存储食物的夏季更是适宜选择。咸鸭蛋富含脂肪、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、钙、磷、铁等微量元素,易被人体吸收。其味咸而微寒,能滋阴、清肺,还能治疗夏季膈热、咳嗽、喉痛、齿痛、泄利等病症,是夏日食补和佐餐的佳品。

赛龙舟 通气血、悦身心

端午节风俗和运动有关的,就是赛龙舟了。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,增益心肺功能,调理脾胃代谢。运动时还能分散注意力,化解忧郁情绪,让身心更健康。

赛龙舟虽是一项很好的户外体育活动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参加。目前,全球新冠疫情仍呈扩散蔓延态势,国内部分省市发生本土疫情,防控形势依然严峻。建议端午节期间尽量不去人群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场所。多去海滩、河边等临水的地方做大步走、慢跑等运动,或进行游泳等亲水运动,同样也能达到健身效果。

雄黄酒 小心饮用防中毒

雄黄产自湖南、甘肃、云南、四川等地,主要成分是硫化砷,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程度后会被氧化成剧毒成分三氧化二砷,也就是咱们所说的砒霜,雄黄酒则是掺了雄黄矿石粉末的黄酒或白酒。端午节过后,气温开始升高,蚊蝇繁殖增多,疫病多发,少量饮用雄黄酒对健康有一定益处。如果大量服用加热的雄黄酒,就有砒霜中毒的危险了。

每逢端午,老人家会用雄黄酒涂抹在孩子的眼皮、嘴唇、耳朵孔、鼻孔周围 ,且在额头写一个“王”字,据传这样可以驱蚊避蛇。实际上,雄黄的主要作用在于外用而非内服,喝雄黄酒且不太能让毒虫退散。不妨学学古人,把喝剩的雄黄酒洒在墙角,以此“告知”各种有毒、无毒的小动物尽快避开住处。

吃“独”蒜 享健康

大蒜的味道众人皆知,吃完大蒜敢开口说话的人没有几个,但你知道吗?农谚有云:“端午不吃蒜,鬼从门前钻。”端午吃大蒜,听说可以避邪驱瘟。据说,老南京人有这样的习惯,端午中午,每家都要把整头的大蒜烧熟给孩子吃,一个孩子独吃一头,因“独”谐音“毒”,孩子吃了烧大蒜,夏天不拉痢疾,腹内不长虫。

端午吃蒜的风俗也许和大蒜能杀菌有关。大蒜被称为人类的“健康卫士”,现代医学研究证明,大蒜有抗菌消炎的作用,能保护肝脏,调节血糖,保护心血管,抗高血脂与动脉硬化,抗血小板凝集。营养学家还发现,大蒜提取液有抗肿瘤的作用,建议人匀每天生吃大蒜3—5克。

迎端午 系香囊

端午挂香囊除了取民间祛晦辟邪的寓意外,也有保健养生的功效。关于随身佩戴香囊,中医有“衣冠疗法”的术语,民间也有“戴个香草袋,不怕五虫害”的讲法。将优质中药材配制成的香囊置于家里、办公室、车中或带在身上,不光气味芳香、辟秽驱虫,还有清热解毒、散风驱寒、健胃理气、化湿解毒、提神醒脑、舒缓压力、预防感冒等诸多作用。

提醒家长,给孩子佩戴的中药保健香囊应去正规医疗机构或药店购买,若不慎买到劣质中药制成的香囊,效果也许适得其反。同时,香囊里多数选用的是中药香料等熏香,孕妇特别是卫浴孕前三个月的女子不适宜长期随身佩戴。

【提个醒】

这样吃粽子或引发疾病

粽子是糯米制品,糯米本身,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粮食,因为软糯的口感也被很多人喜爱,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。下面就看一看吃粽子都要注意哪些事项吧。

这些人群不宜多吃粽子

粽子虽然好吃,但健康人群吃起来也要有所节制,尤其要注意的是,患有以下几类疾病的人更不可过多进食粽子。

心血管病患者: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冠心病的人吃多了,可增加血液黏稠度,影响血液循环,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,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。

胃肠道病患者: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,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。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,含植物纤维既多又长,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。患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若贪吃粽子,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、出血,使病情加重。

糖尿病患者: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、豆沙等,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,如果不加节制,就会损害胰岛功能,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,加重病情,甚至出现昏迷、中毒,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。

粽子在未熟时不能吃

看着可口的粽子就在眼皮底下,袅袅青烟,粽叶飘香,让人忍不住想“趁热吃”一把,殊不知,粽子是要在小火慢慢熬了之后才能真正熟,而不熟的粽子不仅味道不佳,且很难消化,对人的胃产生极大的负荷作用。

吃粽子时不能太快或太多

在吃粽子时,最好是一旁佐以茶,一边细嚼慢咽的品尝粽子,一边喝茶,这样有助于吞咽和消化。消化能力较差的人建议每次少吃一点,吃迷你型粽子更容易控制食量。

不能吃储存已久的粽子

自制的粽子未经过真空处理,保质期是极其短暂的,如是天气炎热,最好及时吃掉,存储在冰箱里的粽子尽量在4天内吃完,而且再次吃时一定要再次煮熟。当然,真空包装的粽子保质期较长,一般是180天。

近日有媒体报道,湖北的刘先生吃粽子竟然把胃给堵死了,频繁呕吐。据了解,刘先生有幽门管溃疡病史,一口气吃了两个肉粽,当晚就出现频繁呕吐。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刘先生幽门管溃疡复发,幽门明显水肿,一团白色食物(疑似粽子)堵住了幽门口。

吃粽子为何会引发疾病?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谭洁解释,粽子大多用糯米做成,黏度高、油性大、缺乏纤维素,不容易消化。老年人以及胃肠消化功能较差的人都不宜多吃。

上篇:

下篇:

医院网站| 人力资源| 联系我们| 在线投票| 问卷调查| 医院OA
100_120px;100_120px;
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甘肃陇中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陇ICP备1800367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315号